EURO 2024 schedule /djgz/xxyd Sat, 18 May 2024 00:38:46 +0000 Joomla! - Open Source Content Management zh-cn EURO 2024 schedule /djgz/xxyd/2024-05-04-10-12-06 /djgz/xxyd/2024-05-04-10-12-06 《求是》杂志评论员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党的纪律建设看得很重、抓得很紧。根据党中央部署,自今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彰显了我们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这次党纪学习教育,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今年1月8日,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1月31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主题教育总结报告和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时,要求“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在全党组织开展好集中性纪律教育”;3月在湖南考察时,强调“组织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4月在重庆考察时,进一步要求“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努力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上有新进步新提升,确保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深刻认识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党的28年革命斗争经验时谈到,我们党有三件“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第一件就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周恩来同志解释说,“毛泽东同志特别把有纪律放在最前面,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是决定党能否坚持革命、战胜敌人、争取胜利的首要条件”。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1920年,蔡和森给毛泽东同志写信探讨建立中国共产党时,就提出“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从党的二大制定的第一部党章专门将“纪律”作为单独一章,到党的五大设立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从井冈山时期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延安时期强调“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从中国革命胜利在望之际提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到党中央“进京赶考”前提出“两个务必”、定下“六条规矩”……正是铁的纪律,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打下了坚实根基,为我们党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爱戴和拥护、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

“这个问题,我是‘婆婆嘴’反复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纪律规矩,给党员干部讲道理、敲警钟、划红线。谈纪律规矩的重要性,强调“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谈纪律建设的内容,对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强调“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谈党纪与国法的关系,明确提出“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把纪律挺在前面”;谈遵规守纪,谆谆告诫“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谈严格执纪,强调“纪律不能成为‘稻草人’,不能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要“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等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用严明纪律管党治党,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对党员干部来说,纪律是“紧箍咒”,也是“安全带”。只有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才能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对党组织来说,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只有把纪律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政治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

深入领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必要性。2023年“七一”前夕,中央组织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804.1万名。“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习近平总书记的深邃思考,体现了对党面临严峻复杂考验的清醒认识、对深化党的纪律建设的坚定决心。

从党面临的形势任务看,加强纪律建设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迫切需要。“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我们党肩负着团结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前进征程上,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来自外部的风险挑战始终存在并日益凸显。时代之变、历史之责,对党的领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严明的纪律,就没有党的团结统一,就难以有效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难以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从党的自身建设看,加强纪律建设是淬炼党员干部“钢筋铁骨”、铸牢全面从严治党“铜墙铁壁”的迫切需要。经过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党内存在的纪律松弛、作风飘浮状况显著改变,党员干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显著增强。但也要清醒看到,仍有一些党组织对纪律建设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一些党员干部“目中无纪”,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把纪法教育当成“耳旁风”,对纪法缺乏敬畏,我行我素、顶风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党员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会损害党的形象、阻碍党的事业发展。

明底线方能知敬畏。加强纪律教育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这次党纪学习教育,就是要从学纪入手,使全党进一步深化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性和忽视党纪、违反党纪问题危害性的认识,从而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从严抓好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强化遵守纪律的自觉,以严明的纪律确保全党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4月以来,党纪学习教育在全党有序展开,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营造了学条例、守党纪的浓厚氛围。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时间紧、任务重,要坚持更高站位、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把握目标要求。目标明则思路清。这次党纪学习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条例》,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只有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要求,精准发力、抓深抓实,才能增强党纪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精准性,防止散光走神、变形走样。

——抓住学习重点。严明纪律不是空洞抽象的要求,而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条例》作为党的纪律建设的基础主干党内法规,规定了党的各项纪律和执纪依据,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知纪明纪的必修教材和守纪执纪的行为准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3次修订《条例》,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理论和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规范、转化为纪律要求,实现党的纪律建设与时俱进。新修订的《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严的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释放了从严治党越来越严、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要把学习重点聚焦到《条例》上,原原本本、一条一条把各项纪律规定搞清楚,把为什么修订、改了哪些地方、修订背后的考量等弄明白,做到学深学透学到位,切实用以校正思想和行动,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

——注重学习方式。党纪学习教育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注重实效、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坚持逐章逐条学,把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紧扣党的“六大纪律”进行研讨,准确掌握《条例》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进一步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紧密联系实际学,自觉对照《条例》各项规定,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及时发现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细化整改措施。抓好以案促学,深刻剖析违纪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抓好以训助学,加强对《条例》的解读和培训,帮助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真正做到学懂弄通、知行合一。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学纪、准确知纪、心中明纪、严格守纪,方能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有铁的纪律保证,我们党必将更加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带领人民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
学习园地 Sat, 04 May 2024 02:12:06 +0000
EURO 2024 schedule /djgz/xxyd/2024-03-04-02-25-51 /djgz/xxyd/2024-03-04-02-25-51 (2024年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202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党的历史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鼓舞人,是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第三条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推动全党全社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第四条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学史明理。教育引导党员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从历史中寻经验、求规律、启智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坚定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学史增信。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三)学史崇德。教育引导党员涵养高尚道德品质,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

  (四)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党员坚持在锤炼党性上力行、在为民服务上力行、在推动发展上力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斗争本领,把握历史主动。

  第五条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三)坚持以史鉴今、资政育人;

  (四)坚持统筹谋划、开拓创新;

  (五)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六)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

  第六条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坚持全面抓与重点抓相统一、覆盖全党与面向社会相贯通。在党员学习教育中,应当突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

第二章 领导体制和工作职责

  第七条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由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做好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工作。

  第八条 各级党委(党组)承担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主体责任,领导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开展工作,整合相关资源,统筹各方力量,发挥优势,形成合力。

  第九条 基层党组织承担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直接责任,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第三章 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

  第十条 坚持学党史和悟思想相统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第十一条 认真学习《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学习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关于党史的最新表述、评价和结论,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十二条 全面系统学习党史,学习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学习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认识和把握党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人类进步事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第十三条 学习和运用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第十四条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第十五条 树立正确党史观,认真学习党史基本著作和权威读本,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坚决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第四章 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方式

  第十六条 党员应当按照党章和有关党内法规要求,根据自身实际,通过阅读党史著作、开展研讨交流、参加教育培训、参观红色场馆、参加实践活动等形式学习党史。

  第十七条 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应当把党史作为集体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学习计划。

  第十八条 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应当把党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常修课,充实党史课程,丰富党史教育形式,提高党史教学质量。进修班、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强化党史学习内容。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在职培训等设置党史课程。团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党史课程。

  第十九条 基层党组织应当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每年至少组织1次以党史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或者主题党日。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教育引导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学习党史。

  第二十条 用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渠道,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第二十一条 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好革命文物,精心设计展览陈列、红色旅游线路、学习体验线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

  第二十二条 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重大主题宣传,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加强舆论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做好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重大党史事件纪念工作,按照党中央有关规定办好已故党和国家领导同志诞辰纪念活动,开展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和烈士纪念活动。

  第二十三条 用好图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用好文学、影视、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充分发挥文献档案、红色书信、革命诗词等教育价值,鼓励各地利用公共空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用好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手段,通过党史网站(频道)、网上纪念馆以及微博、微信、短视频、移动客户端等网络平台,打造党史融媒体作品,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

  第二十四条 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等平台,运用报告会、座谈会、知识竞赛、宣讲活动、读书活动等形式,发挥革命英烈、功勋模范、先进典型、时代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和群众性文化活动。

第五章 保障和监督

  第二十五条 党史和文献部门应当发挥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专门机构作用,制定党史和文献工作规划,组织开展党史研究、党史著作编写、党史宣传教育、党史资料征集等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准确记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的工作,为党史和文献部门提供资料支持。

  第二十六条 加强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做好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工作。加强党史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完善党史精品课程库,利用网络平台、线上课堂等形式,共享优质资源。

  第二十七条 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原则,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队伍。大力培养优秀党史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党史专家和党史宣讲人才。重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作用。

  第二十八条 各级党委(党组)以及党委宣传部门、党史和文献部门等应当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把政治关。正确处理历史和现实、政治和学术、研究和宣传等关系,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观点,自觉与丑化党和国家形象、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抹黑英雄模范、歪曲党的历史等言行作斗争。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抵制庸俗化、娱乐化,防止“低级红”、“高级黑”。

  第二十九条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经费列入本级预算。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应当坚持勤俭节约,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就地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严禁以学习教育为名变相公款旅游。严禁借学习教育搞不当营商活动,硬性摊派征订辅导读物、音像制品等学习资料。

  第三十条 各级党委(党组)应当加强对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将其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纳入巡视巡察内容。

  第三十一条 各级党委(党组)原则上每5年组织开展1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情况综合评估,充分运用评估结果,不断改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

  对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根据情节轻重,依规依纪依法予以处理、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军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规定,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条例制定。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学习园地 Tue, 27 Feb 2024 18:25:25 +0000
EURO 2024 schedule /djgz/xxyd/2023-10-27-01-23-33 /djgz/xxyd/2023-10-27-01-23-3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全面、系统、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必须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管党治党、治国理政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第二,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第三,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

第四,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必须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第五,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第六,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必须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中央和国家机关建设成为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把地方党委建设成为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管理严格、监督有力、班子团结、风气纯正的坚强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七,坚持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格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更好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八,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必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第九,坚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特权行为。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对违反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第十,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必须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第十一,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第十二,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要把依规治党当作管党治党基本方式。必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扎细扎密扎牢制度的笼子,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保障。

第十三,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必须压实各级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强化专责机关监督责任,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环环相扣,推动党建责任落实落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以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

 

]]>
学习园地 Mon, 09 Oct 2023 17:23:27 +0000
EURO 2024 schedule /djgz/xxyd/2023-04-26-08-49-14 /djgz/xxyd/2023-04-26-08-49-14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习近平著作选读》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为开卷篇,其他著作按时间顺序编排。第二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指示等75篇,部分著作是第一次公开发表。现将《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绍如下。

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报告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2.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17年12月18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性概括,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强调: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3.    《开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新境界》(2017年12月22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在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中,我们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形成了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开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

4.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7年12月28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5.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2018年4月10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博鳌亚洲论坛二〇一八年年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的一部分。文中指出: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扩大开放方面,中国将采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重大举措。

6.    《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2018年4月20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而且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坚持创新发展、依法治理、保障安全、兴利除弊、造福人民的原则,把握好安全和发展、自由和秩序、开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务的辩证关系,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7.    《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2018年5月4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

8.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2018年5月18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对突破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仍然沿用粗放增长模式、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

9.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2018年6月22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讲话的要点。文中指出:我国对外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有利条件、作出应有贡献。强调:必须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确保党中央对外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10.  《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2018年7月3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强调: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要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切实贯彻落实。

11.  《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2018年8月21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这个使命任务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战线的光荣职责,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必须时刻牢记、努力践行。

12.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9月10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推进教育现代化不能忘记初心,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13.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2018年11月1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民营企业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14.  《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2019年1月2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文中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七十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强调: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我们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15.  《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2019年7月9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的意识。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既要体现高度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又要有坚决的维护定力和能力。

16.  《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2019年9月20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七十年的实践证明,人民政协制度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我们必须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增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责任担当,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

17.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9年10月31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主要部分。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接力探索、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和丰富的实践成果,必须倍加珍惜,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

18.  《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2019年12月20日)讲话总结了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始终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始终准确把握“一国两制”正确方向,始终强化“一国两制”使命担当,始终筑牢“一国两制”社会政治基础。强调:进一步推动澳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围绕“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目标定位,选准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把握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

19.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20年1月8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坚决割除一切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强调: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丢了。必须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

20.  《使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2020年9月8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21.  《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2020年10月29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讲话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2.  《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2020年11月16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3.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2020年12月24日、25日)这是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时讲话的要点。文中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4.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2021年1月11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文中指出: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强调:要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同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优势统一起来,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25.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突出重点》(2021年2月20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强调:要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

26.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5日)讲话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文中指出: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27.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1年5月28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调: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

28.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讲话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讲话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重要要求。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29.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2021年8月17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强调: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3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2021年8月27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31.  《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2021年9月27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是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3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2021年10月13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强调: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33.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2021年11月11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文中指出:党中央决定召开一次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自信担当。这次全会《决议》同党作出的前两个历史决议一样,必将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坚守理想信念;坚持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坚定担当责任,不断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意志和本领;坚持自我革命,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34.  《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2021年12月3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回答了新时代怎样认识宗教、怎样处理宗教问题、怎样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强调:只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现了中国化的宗教,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稳定、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才能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35.  《重视战略策略问题》(2022年1月11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绝不能犯战略性错误。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必须无条件执行,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36.  《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2022年1月18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讲话总结了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成功实践和重要经验,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文中指出: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37.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2022年7月1日)文中指出:“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十四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强调: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

38.  《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2022年7月29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讲话的要点。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责任。强调: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要确保党对统战工作全面领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39.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2022年10月23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的主要部分。文中指出: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
学习园地 Tue, 11 Apr 2023 00:46:34 +0000
EURO 2024 schedule /djgz/xxyd/2023-04-26-08-46-11 /djgz/xxyd/2023-04-26-08-46-11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习近平著作选读》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为开卷篇,其他著作按时间顺序编排。第一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至2017年10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演讲、指示、批示、训令等71篇,部分著作是第一次公开发表。现将《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主要篇目介绍如下。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2.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的主要部分。文中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讲话提出并阐述了中国梦。文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4.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2012年12月7日至11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强调:深化改革开放,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5.   《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2年12月29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要加大投入力度,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6.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2013年1月5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7.    《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2013年1月22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强调: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发布八项规定只是开端、只是破题,还需要下很大功夫。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8.    《牢牢把握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强大人民军队》(2013年3月11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强调:全军要准确把握这一强军目标,用以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9.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文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10.《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2013年3月23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文中指出:这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强调:“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11.《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2013年6月28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概括起来说,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12.  《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2013年8月19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的要点。文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方针。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宣传思想部门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强调: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握好时、度、效。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13.《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2013年11月12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这次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文中指出: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4.《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2013年12月26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15.《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2014年4月15日、2017年2月17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两次讲话的要点。文中指出: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6.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

17.《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2014年8月20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讲话从信念坚定、热爱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战略思维、坦荡无私等方面,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的崇高风范。文中指出: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所以才能取得成功,并将继续取得成功。

18.《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2014年9月5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要削弱和缩小我们的优势和特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19.《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2014年9月21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五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强调:要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

2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14年10月15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强调: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21.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4年10月23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全会决定有一条贯穿全篇的红线,这就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贯穿决定全篇的一条主线,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全面推进总目标来部署、来展开。

22.  《守纪律,讲规矩》(2015年1月13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党的规矩总的包括党章、党的纪律、国家法律和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23.  《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2015年7月6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关键是群团组织必须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群团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把保持和增强先进性作为重要着力点。不追求先进性,就容易成为一盘散沙。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而不能让群众当配角、当观众。

24.  《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2015年10月29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实现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下气力解决好重点难点问题。转方式,着力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补短板,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防风险,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

25.  《脱贫攻坚必须在精准上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2015年11月27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强调:要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6.  《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1月18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的一部分。讲话结合历史和现实,结合一些重大问题,从理论上和宏观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行了深入阐述。文中指出: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7.  《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2016年3月4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文中指出: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从来没有动摇。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强调: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要推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8.《建设世界科技强国》(2016年5月30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强调: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29.  《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2016年9月4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开幕辞。文中指出:世界经济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强调:面对当前挑战,二十国集团要与时俱进、知行合一、共建共享、同舟共济,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让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30.  《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2016年10月10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国有企业不仅要,而且一定要办好,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强调:我们说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定走自己的路,就包括坚定支持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坚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

31.《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2016年10月27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既需要全方位用劲,也需要重点发力。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就是重点发力的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强调: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法规保障。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做起。

32.《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2016年11月30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33.  《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2017年1月17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二〇一七年年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的一部分。文中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强调: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34.《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1月18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文中指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强调: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35.《党必须勇于自我革命》(2017年2月13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强调: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崇高使命,必须一刻不放松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跟上时代、实践、人民的要求,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

36.  《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5月14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文中指出:要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中国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37.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2017年5月26日)这是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文中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
学习园地 Tue, 11 Apr 2023 00:46:06 +0000
EURO 2024 schedule /djgz/xxyd/2021-06-14-11-58-42 /djgz/xxyd/2021-06-14-11-58-42 曲青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学习党的历史重要性的同时,提出了应该学习和把握的党的历史的主要内容和应该采取的学习党的历史的科学方法。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最高理想最终目标。

近代中国为什么会产生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怎样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什么样的伟大历史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

那么,什么是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呢?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党的历史的主流本质是: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概括起来讲,就是“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

把握了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就抓住了学习党的历史的总纲,就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还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

再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这些重要论述,主要体现在总书记在党的历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纪念或庆祝活动以及在地方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中。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我们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并总结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个方面的历史启示。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检验真理、唤醒民众、开创新局四个方面对长征的伟大意义进行了新的概括。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军队在党的旗帜下前进、发展壮大形成的历史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

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的重要结论,总结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九个方面的宝贵经验。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十个方面对经济特区四十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了总结。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结合新的形势和新的历史条件进行了全面深刻阐释。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邓小平同志的思想理论和精神风范,从崇高品格、伟大情怀、理论品质、政治勇气、战略思维、博大胸襟六个方面进行了阐发。

除此以外,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地点和不同场合的讲话中,还论述了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抗战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王杰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塞罕坝精神、抗疫精神等。这些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之源,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
学习园地 Mon, 03 May 2021 03:57:50 +0000
EURO 2024 schedule /djgz/xxyd/2021-06-14-11-56-46 /djgz/xxyd/2021-06-14-11-56-46 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全国广大青年学生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上午9时30分许,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校长邱勇陪同下,首先来到美术学院,参观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美术展馆内,一块块展板图文并茂,一件件展品各具特色。习近平详细了解重大主题和国家形象设计作品创作、展示等情况介绍,仔细观看展品。习近平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主要开展计算摄像、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习近平来到这里,结合展板、电子屏幕察看实验室开展计算光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科学实验研究和开发新科技应用场景情况,听取实验室理论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等情况介绍。习近平指出,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开拓视野、兼收并蓄,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好。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要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鼓励自由探索,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

清华大学主楼二层,展示了学校近年来重点教学科研成果。习近平听取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助力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提高人文社会学科教育研究水平等情况介绍,对清华大学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增强学科设置的针对性,加强基础研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并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在主楼二层大厅,习近平看望部分老教授、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并同他们亲切交谈。习近平感谢在教学科研岗位上默默耕耘、辛勤奉献、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师们,向老教授们表示敬意,勉励中青年教师继续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有新进步。他强调,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展现了清华人的勇毅和担当。面向未来,清华大学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位于校园西北部的西体育馆,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在馆内篮球场,校篮球运动员正在进行训练。习近平走进体育馆,同他们亲切交谈,并在体育荣誉室察看历史照片、实物展览,了解体育馆保护利用、学校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开展体育教育等情况。习近平表示,重视体育是清华大学的光荣传统,希望同学们发扬好清华大学的优良学风和体育传统,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

11时20分许,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西体育馆后馆,出席师生代表座谈会。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校长邱勇、土木系教师聂建国、公管学院教师梅赐琪、工物系应届博士毕业生孙启明、人文学院二年级本科生李润凤分别发言。习近平认真听取他们的发言,现场气氛轻松、热烈。

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清华大学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中,发展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110年来,清华大学深深扎根中国大地,培育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书育人特色,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了大批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这是一代代清华人拼搏奋斗、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结果。

习近平强调,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极不平凡历程,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习近平强调,追求一流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要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构建一流大学体系。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各部分具有内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坚持开放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共同福祉。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要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勇于创新,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要实学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习近平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习近平离开学校时,操场上、道路旁站满了师生,大家纷纷向总书记问好,齐声高喊“总书记好”、“学长好”,高呼“祖国万岁”、“清华加油”,习近平满怀深情地同大家挥手致意,掌声、问候声在校园里久久回荡。

]]>
学习园地 Mon, 03 May 2021 03:55:47 +0000
EURO 2024 schedule /djgz/xxyd/2021-06-14-11-52-59 /djgz/xxyd/2021-06-14-11-52-5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在学习领会、宣讲阐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党中央举办这次专题研讨班,目的是深入研讨、交流体会,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关于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我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场合都讲过。今天,我再重点讲4个问题。

 2021年1月1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第一个问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逐步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历史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战略策略,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经历一个过渡阶段,由此形成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判断,并据此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前人长期奋斗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作出这样的战略判断,有着深刻的依据。

就理论依据而言,马克思主义是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相结合、历史必然性和发展阶段性相统一的统一论者,坚信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必然经历若干历史阶段。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而且是需要划分为不同历史阶段的过程。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同志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就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1987年,邓小平同志讲:“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今天我们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

从历史依据来看,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我们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跨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性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站住了、站稳了,实现了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跨越。进入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今天,我们正在此前发展的基础上续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

就现实依据来讲,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经过13个五年规划(计划),我们已经为实现这个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30年将是我们完成这个历史宏愿的新发展阶段。我们已经明确了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这就是,到2035年,用3个五年规划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再用3个五年规划期,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世界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一个“乱”字,而这个趋势看来会延续下去。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各国的领导力和制度优越性如何,高下立判。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古人说:“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全党必须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我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特别强调了5点,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要在我国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政策举措、工作部署中得到体现,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努力。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1992年,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我体会,邓小平同志当年说这个话,主要是从政治上讲的,强调的是在当时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需要很长时间的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现代化,同时强调即使实现了现代化,要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世世代代坚持下去,仍然要一以贯之地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解决好,不可能一劳永逸。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切事物总是有‘边’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不断地进行的,每一个阶段也是有‘边’的。不承认‘边’,就是否认质变或部分质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第二个问题: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2015年10月29日,我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说过:“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里,我概要讲一下其中主要的方面。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我就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015年10月29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我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0年10月29日,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我进一步强调要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二是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2012年12月1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强调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2013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我强调不要把国家确定的调控目标作为各地经济增长的底线,更不要相互攀比甚至层层加码,要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三是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2013年7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我强调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加上世界经济也在深度调整,发展环境十分复杂,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实事求是进行改革调整。四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提出“新常态”。2014年12月9日,也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从9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原因,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五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我强调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市场作用作了全新定位。六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9月7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我明确提出这个观点,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的一项战略任务,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2014年3月7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我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观点。七是坚持新发展理念。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我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八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我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12月1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2018年12月19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提出了“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8字新要求,强调这八字方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管总的要求。九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上,我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强调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上,我强调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事实,以及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上,我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十二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财经委会议上,我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2015年5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我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我从4个方面分析了我们搞开放发展所面临的风险挑战。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我从8个方面列举了16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风险。2019年1月21日,我们专门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我在开班式上分析了要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对美经贸斗争、科技、社会、对外工作、党自身等8个领域的重大风险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
“灰犀牛”事件。

我回顾这个过程是要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古人说:“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过辉煌成就,但后来失败了、解体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共产党脱离了人民,成为一个只维护自身利益的特权官僚集团。即使是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如果执政党背离人民,也会损害现代化成果。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当然,实现共同富裕,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同时,这项工作也不能等,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第二,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比如,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存在诸多“卡脖子”问题。比如,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而究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尤其是区域板块分化重组、人口跨区域转移加快、农民落户城市意愿下降等问题要抓紧研究、明确思路。比如,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经形成高度共识,而我国能源体系高度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都很大,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任务极其艰巨。比如,随着经济全球化出现逆流,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大家认识到必须处理好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的关系,处理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系,处理好利用外资和安全审查的关系,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扩大开放。总之,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要不断深化,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三,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空前上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十四五”规划《建议》把安全问题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强调要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如果安全这个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要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全面做强自己,特别是要增强威慑的实力。宏观经济方面要防止大起大落,资本市场上要防止外资大进大出,粮食、能源、重要资源上要确保供给安全,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野蛮生长,还要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坚决抓好安全生产。在社会领域,要防止大规模失业风险,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有效化解各类群体性事件。要加强保障国家安全的制度性建设,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研究如何设置必要的“玻璃门”,在不同阶段加不同的锁,有效处理各类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新冠肺炎疫情也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各国内顾倾向上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到几个省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抗疫情况,调研复工复产中出现的问题。我在浙江考察时发现,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局部断裂,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内经济循环。当地不少企业需要的国外原材料进不来、海外人员来不了、货物出不去,不得不停工停产。我感觉到,现在的形势已经很不一样了,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所以,去年4月,我就提出要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这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毛泽东同志1936年的一段话,至今都对我们有启示意义。他说:“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的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被敌逼迫到被动地位的事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迅速地恢复主动地位。如果不能恢复到这种地位,下文就是失败。主动地位不是空想的,而是具体的,物质的。”我们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努力炼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没有任何人能打倒我们、卡死我们!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在实践中,我们要注意防范一些认识误区:一是只讲前半句,片面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主张在对外开放上进行大幅度收缩;二是只讲后半句,片面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不顾国际格局和形势变化,固守“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旧思路;三是各自为政、画地为牢,不关心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畅通全国大循环,只考虑建设本地区本区域小市场、搞自己的小循环;四是认为畅通经济循环就是畅通物流,搞低层次物流循环;五是一讲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什么都自己干、搞重复建设,专盯“高大上”项目,不顾客观实际和产业基础,结果成了烂尾项目;六是讲扩大内需、形成国内大市场,又开始搞盲目借贷扩大投资、过度刺激消费,甚至又去大搞高能耗、高排放的项目;七是不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注重需求侧管理,无法形成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八是认为这只是经济科技部门的事,同自己部门关系不大,等等。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必须加以防范和纠正。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就像人们讲的要调理好统摄全身阴阳气血的任督二脉。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经济循环顺畅,物质产品会增加,社会财富会积聚,人民福祉会增进,国家实力会增强,从而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如果经济循环过程中出现堵点、断点,循环就会受阻,在宏观上就会表现为增长速度下降、失业增加、风险积累、国际收支失衡等情况,在微观上就会表现为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居民收入下降等问题。在我国发展现阶段,畅通经济循环最主要的任务是供给侧有效畅通,有效供给能力强可以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可以创造就业和提供收入,从而形成需求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任务,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我讲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出现了变化,特别是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出现了变化。劳动力成本在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了瓶颈,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已经难以持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全面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因此,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第一条重大举措就是科技创新,第二条就是突破产业瓶颈。我们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能不能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制,适合部门和地方政府牵头的要牵好头,适合企业牵头的政府要全力支持。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扩大内需并不是应对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的一时之策,也不是要搞大水漫灌,更不是只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而是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并以此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既要持续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又要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要加强国内大循环在双循环中的主导作用,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要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我国企业的利益已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大家要注重了解国际事务,深入研究利益攸关国、贸易伙伴国、投资对象国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趋利避害。

总之,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第四个问题: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最鲜明的特色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紧密结合,在推动发展上拥有强大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同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优势统一起来,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能否贯彻落实好,事关未来5年、1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宏观思路、指导原则、战略思想,又有具体要求,既有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以贯之的战略部署,又有新的重大判断、新的战略举措,不狠下一番功夫,是学不到手的。学不到手,贯彻全会精神就抓不住要害、踩不到点上、落不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逐条逐段领悟,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突出领会好重点和创新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多次讲,高级干部要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前不久,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我又突出讲了这个问题。经济工作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是具体的、联系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

我们党要领导一个十几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求进、协同推进,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同时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现代化进程不可能齐步走,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支持带动其他地区实现现代化。

年关将至,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要在防疫情、保供应、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方面多上心、多用心,把化解风险的工作抓早、抓细、抓实,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要持之以恒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全面细致落实各项防控举措,迅速有效管控散发病例。要全面排查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分析研判,把握各种潜在风险因素,主动进行防范化解。要做好春节期间能源和物资供应保障、交通安全等工作。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破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安定。对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要及时化解。

同志们!我常常想起邓小平同志1992年讲的一段话:“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现在,担子压在我们大家身上了,责任落在我们大家肩上了,我们大家一定要勇挑重担、勇担重责,团结带领人民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作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成绩来!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
学习园地 Mon, 03 May 2021 03:51:57 +0000
EURO 2024 schedule /djgz/xxyd/2021-06-14-11-44-15 /djgz/xxyd/2021-06-14-11-44-15 2021-03-16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了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2021年2月20日,党中央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高度,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对新时代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传统、开启新的征程、创造新的伟业作出了重要部署。

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是开宗明义、催人奋进的开学第一课,是知史鉴今、观照未来的历史教育课,是砥砺初心、牢记使命的党性教育课,为我们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中央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对于这一次学习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个要求概括起来说就是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也就是四个“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四句话十二个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学习党史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党史学习教育四个“学”的要求,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是:我们要从党史的学习中汲取思想的力量,从党史的学习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从党史的学习中汲取道德的力量,从党史的学习中汲取实践的力量。总体来说,就是汲取四个“力量”: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实践的力量,从而统一全党的思想、意志、行动,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的力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下面围绕党史学习,我讲四个问题: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二、认真研读党史基本著作,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历史性贡献;三、深刻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史的学习和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的学习,围绕党的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他的这些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系统地回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了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阐明了我们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我们做一个概括,大致有九个方面: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只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段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又造就了新的历史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历史还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习近平总书记说,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要加强党史学习和教育,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找寻初心、激励使命。

第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习近平总书记说,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要把我国发展得更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要坚守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

第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视野中“要有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五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史,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第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根本原因是始终坚持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第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革命历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党的建设的宝贵资源。要把历史发掘好、研究好、宣传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

第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指出,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只有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百年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治党治国的丰富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党史、国史,认识和把握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丰富经验,获得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提高工作本领,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第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

唯物史观是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夸大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导,将党史事件同现实问题刻意勾连、恶意炒作等错误倾向要引起高度警惕。

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的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的历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领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的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党的历史认识的一贯立场和态度,而且体现了我们党对党的历史认识的最新成果。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学习教育的行动自觉。

二、认真研读党史基本著作,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历史性贡献

历史是由人物、事件所构成的,这是历史的基本要素。时间、空间是历史存在的基本形式,我们讲历史一定要有时间、有地点。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内容十分丰富,也非常宏大,我们经常用“波澜壮阔”来形容。

要搞好党史学习教育,就要认真研读党史的基本著作。在这一次党史学习教育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按照中央的文件,按照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方案,我们要认真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要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这四本书是这次学习教育指定的学习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深入总结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可以说是有史有论、史论结合的典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聚焦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回应干部群众的关切,内容通俗易懂。《中国共产党简史》,不到30万字,详略得当,既客观叙述了历史的本然,又真实讲述了历史的所以然。这四本书有血有肉,有股有肱,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相互参照,相互印证,互为补充。我们在这次学习教育活动中,要用好这四本教材,要把它们贯通起来学习。

下面我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和《中国共产党简史》叙述的历史脉络,对我们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历史贡献做一个概述。

(一)经过顽强奋斗,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在我们党成立之前,为了改变国家的境遇和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一直没有间断过。胡绳同志曾经主编过一本书,叫《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就是写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80多年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这段历史。这本书影响挺大的,大家反应非常好。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间断过,可是一次次都失败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而抱终天之恨。但是,历史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崭新的革命形势总会在历史运动的规律中涌流出来。这个转折是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世界上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中国也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世界上的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就是十月革命,中国的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就是五四运动,它们前后差了两年的时间。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之后,1921年建立的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引领中华民族改变命运、走向复兴的历史舞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二)经过顽强奋斗,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邓小平理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勇敢地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构建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经过顽强奋斗,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我国经济实力跃上了新台阶,经济总量在2020年突破了10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的17%左右,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了一万美元。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的阶段。城镇新增就业取得新成效。建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全局性变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前段时间,我看到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登了一个访谈——《习近平在福建(三十五)》,采访对象是孙永明。

采访组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发生了全方位、根本性的历史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一位资深媒体人,请您谈谈对现在时政热点的看法。

孙永明回答:首先是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成果,振奋人心。作为一个老百姓来看中国的这段历史,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之前,社会上曾对反腐败有过争议,有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你共产党敢给自己开刀吗?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党要自我革命,做到“刀刃向内”,自己给自己开刀。腐败是世界通病,纵观古今中外,有几个政党敢把自己的问题毫不避讳地袒露出来?所谓的西方民主其实是相互之间开刀,在野党和执政党互相开刀解决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能够做到堂堂正正地把党内的毒瘤割掉,对腐败始终保持零容忍,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

孙永明同志讲的这段话,我认为讲得很深刻、很好。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聚焦脱贫攻坚,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人口是7.7亿,占世界减贫人口的70%。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

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伟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成功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效化解了经济、科技、社会、网络、外交等领域的风险挑战。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力地维护了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赢得了战略主动。

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极不寻常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洪涝灾害多地发生,经济发展备受冲击,外部环境风高浪急,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国际、自然等领域的挑战纷至沓来。在泰山压顶的危急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研判,精心部署,果断采取行动,带领全党全国全军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进行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艰巨斗争,经受了一次次惊涛骇浪的严峻考验,在这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足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斗争异常艰辛,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四)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创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构成的。我们强调“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它的目的就在这里,它的要求就在这里,它的意义就在这里。不要把我们党带领人民百年来创造的最根本的成就丢了,要把它坚持住,这是千辛万苦得来的,是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福祉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还将继续奋斗的。

三、深刻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们要立足新起点新征程,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汲取历史经验,全面掌握实践要求,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

按照党中央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概括地说,这个重点就是六个“进一步”。

第一,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的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的指引。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

我们党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所畏的博大胸怀,领导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不断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来没有动摇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们党的这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和创造,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我们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地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进程,深刻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创新,不断超越自我。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第二,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的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更好地前进。

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地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我们党的诞生就是顺应了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的兴起,就是当时的世界大势,我们党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强烈愿望的大势出发,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最终团结带领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也是顺应时代大潮的产物。那个时候,社会主义发展壮大,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出现了“东风压倒西风”的气象。

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也是基于我们党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当时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很快,我国发展同国际上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拉大。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我们党对世界大势作出科学判断,下决心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正确党史观,从历史的长河,时代的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索历史规律,提出应对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辨、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第三,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是靠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由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反之,我们将一事无成,甚至会走向衰败,走向失败。

《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章也明确规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第四,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党的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险、饱经风霜之后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聚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我们经常说的两种风险:“黑天鹅”和“灰犀牛”,也会不期而至。要更好地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当年,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革命斗争经验的时候,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概括为“三大法宝”。“三大法宝”对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要抓住建党一百周年这个重要节点,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底线思维。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从某种意义上讲,自我们党成立以来,我们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内部变质、变色、变味,丧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背离党的宗旨,失去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我们要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五,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我们党在一百年中,先后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些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了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我们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有的觉得现在已经可以好好喘口气、歇歇脚,做做“安稳官”“太平官”了;有的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思进取、庸政懒政混日子;有的为个人打算多了,患得患失、不敢担当却贪图名利、享受;有的习惯当“传声筒”“中转站”,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上交,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强调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第六,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至关重要,这是我们党能够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只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长抓不懈。在党的历史上,遵义会议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以遵义会议召开为分水岭,在这之前的14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党的领导集体,没有党中央的领导核心,也没有我们党创立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我们党遭受了两次大的挫折:一次是“大革命”失败,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观原因是我们党犯了右的错误、“左”的错误。

在这之后的14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由于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我们党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我们党先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领导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最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党的历史上有两次转折性的会议:一个是遵义会议,一个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两次会议对我们党和国家影响极其重大。

从历史上来看,遵义会议后全党真正深刻认识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意义并成为自觉行动还经历了一个过程。长征途中,在我们党最需要团结的时候,张国焘挟兵自重公然另立“中央”,走上了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道路。抗战初期,王明在党内拉帮结派,我行我素,不听党中央的指挥,再一次从反面教育了全党。

延安时期,为了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分歧,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等问题,我们党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奠定了强大的思想政治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健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同时,我们要看到现在仍有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一些党员干部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不走心,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不用心。使讲政治的要求还没有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我们要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我们党自成立以来,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古田会议、延安整风,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思想教育、理论武装都是贯穿其中的,都是要通过理论的学习和武装带来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提升,带来引领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的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应时代之变,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下创立并不断发展的。也正是由于这一思想实践伟力的充分彰显,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新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大跨越。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必须靠科学的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我们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切实铸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要继续在学懂上下功夫。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认识体悟这一思想秉持人民至上、彰显历史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战略思维、发扬斗争精神,是坚持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做到知其言更知其意,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要继续在弄通上下功夫。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深入领会这一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继续在做实上下功夫。坚持把党史学习、理论学习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和实效。要引导广大党员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做到知行合一,切实提高把握大局大势、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们要更加自觉地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升信心和斗志,凝聚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的奋斗!

我们要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把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志们,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百年只是序章,未来必将可期。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上,新的伟大征程正在我们的面前展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姿态,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曲青山 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

]]>
学习园地 Thu, 01 Apr 2021 03:44:15 +0000
EURO 2024 schedule /djgz/xxyd/2021-06-14-11-42-02 /djgz/xxyd/2021-06-14-11-42-02 《求是》2021年第7期

2021-03-31

20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

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创造了伟大历史,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全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2021年2月20日上午,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高度,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全面动员和部署:

——三个必然要求深刻阐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强调这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六个进一步深刻阐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

——从四个方面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提出要求,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树立正确党史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务求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全国两会团组审议讨论、福建考察调研等多个场合,又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当前,按照党中央和总书记的部署,全党上下正在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行动迅速、安排周密、起步扎实、开局良好。全党同志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这篇重要讲话和最新指示精神,扎扎实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最生动的教科书

1844年2月,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即“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表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历史的启示”的重视。

注重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政治优势。厚重的百年党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学党史、用党史的重要论述,深刻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政治自觉和深沉的历史自觉,把学习党史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不论是召开重要会议,还是考察革命纪念地、出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活动、出席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参加全国两会团组审议讨论等,习近平总书记都一再强调,要“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踏访革命圣地,“红色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河北西柏坡、福建古田、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北京香山……在一遍又一遍的寻根溯源中,不断强调理想和信念的力量,反复要求不忘党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历史、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史学习、研究和运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全面系统的重要论述,展示出深刻的历史思维、深邃的历史自觉、深厚的历史担当。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主要从9个方面作出全面梳理和归纳:

第一,“我们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要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第三,“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第四,“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第五,“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广大党员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第六,“我们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七,“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第八,“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第九,“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

这9个方面的概括,深刻阐明了党的历史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学习党史、用什么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党史等重大问题,彰显了我们党对党的历史的一贯立场和态度,体现了我们党对学习运用党的历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深刻认识,既是科学的认识论,也是科学的方法论;既是对党的光辉历史的讴歌与礼敬,更是向史而新、面向未来的昭告与宣示。

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百年伟大征程浩荡,百年初心使命如磐。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深情礼赞党的百年历史,满怀自豪地指出:“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时刻,重温百年奋斗恢宏史诗,凝聚强大奋进力量,开创新的历史辉煌,意义十分重大,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我们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复兴征程。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取得震古烁今的历史成就。回顾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不懈努力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当口,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都要为下一代跑出好成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了解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风雨无阻,坚毅前行,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全面概括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方方面面的伟大成就,鲜明指出,“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坚定豪迈地宣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成就背后是无比艰辛的探索与艰苦卓绝的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深刻指出,“百年风霜雪雨、百年大浪淘沙,我们党能够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100多万名党员,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在全党开展集中性学习教育,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也是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伟大社会革命不停歇,伟大自我革命就不能止步。当前,党正在带领人民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进军,与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相比,党的自身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全面从严治党远未大功告成,自我革命松懈不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在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

感悟思想伟力

1938年9月至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同志在会上鲜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毛泽东同志也特别提示全党:“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两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

今天,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硕成果印证了毛泽东同志的希冀与期待。一百年来,我们党以坚定不移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所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再次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回顾这一伟大历史进程,阐明深刻结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我们党一贯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以思想教育、理论学习打头。这次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第一位的任务也是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思想就是力量。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在新时代伟大斗争中锻造的,又在指导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彰显出磅礴伟力,指引我们党铸就了新时代的辉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宏大,任务艰巨,一刻也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滋养和引领。全党要从党的思想发展史、理论创新史中,深切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深入把握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推动这一重要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切实筑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让科学思想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

把握发展大势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指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立足现实,把握好每个阶段的历史大势,做好当下的事情”。

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回顾了我们党一路走来把握大势、顺势而为、赢得历史主动的光辉历程。从党的诞生到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到实行改革开放,无不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的结果。

去年以来,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沉着应对,进行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艰巨斗争,经受一次次惊涛骇浪的严峻考验,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在一次又一次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中赢得了历史主动。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党的历史中蕴含着明大势、知大任的深刻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越是面对挑战,越是要遵循历史前进逻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更加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发展规律,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全党全国人民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厚植人民情怀

1949年春天,解放战争最后一场大战役即将在长江边展开。为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国民党军队对沿岸的船只进行转移和破坏。然而,在当地人民群众支持下,仅半个月时间,人民解放军就征集到1万余只船、2万多名船工,凭此强渡长江,一举突破国民党反动派苦心经营的防线。

2020年8月,正在安徽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渡江战役纪念馆重温那段革命历史,无限感慨:“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回顾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历史,进一步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望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发挥的巨大历史作用、作出的巨大历史贡献,掷地有声地昭告全党:“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反之,我们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

始终与人民在一起,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党的章程开宗明义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章也明确规定,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大家重温党章这些规定,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总结历史经验

“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

共产党人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

历史记录着奋斗的辉煌,也指引着未来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气势磅礴而又绚丽多彩,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启示。党的历史经验为什么弥足珍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因为“党的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

事实正是如此。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概括为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为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场合,从不同角度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概括,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学史明智,鉴往知来。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黑天鹅”“灰犀牛”还会不期而至,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抓住建党一百年这个重要节点,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自身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必须勇于自我革命,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提出要求:“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赓续精神血脉

1923年,面对反动军阀镇压、工人运动陷入低潮的不利形势,李大钊同志发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以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写道:“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党的初心使命的精神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漫漫征途。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党的历史,感慨万千而又充满自豪地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一座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巍峨矗立,光照千秋,永不褪色。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并豪迈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在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多么伟大、多么不易!”当此之际,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雄健的精神”的支撑,保持初心使命、永远奋发进取的朝气锐气。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告诫全党要警惕党员干部中出现的种种“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并再次强调要“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全党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全党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

1945年4月至6月,党的七大在延安胜利召开。这次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统一。会议之后,全党“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团结一致,英勇奋斗,很快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深刻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重申这一点,强调“必须常抓不懈”。这是深刻总结党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得出的深刻结论。长征时期,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实现了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但全党真正深刻认识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意义并成为自觉行动还经历了一个过程。延安时期,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开展大规模整风运动,进而召开七大,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奠定了强大思想政治基础。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新征程上,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必须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只有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把全党9100多万名党员和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健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严肃指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高标准高质量搞好学习教育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真正抓出成效。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并着重从4个方面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越是任务重大,越要加强组织领导。习近平总书记从3个方面分别提出要求:一是各级党委(党组)要“承担主体责任,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率先垂范,成立领导机构,切实把党中央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二是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省区市党委和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党组(党委)要加强对所属地区、部门和单位的督导检查”;三是全体党员干部要“全身心投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第二,树立正确党史观。用什么样的历史观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关系党心聚散、民心向背,关系国家兴亡、民族盛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习近平总书记严正指出当前一些值得警惕的错误倾向,比如,“夸大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导”等。如何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3个方面要求:一是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二是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三是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捍卫好党的百年历史。

第三,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学史力行,学习教育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特别强调要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首先是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还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为群众办事,就要办好办实,而“不是简单帮钱帮物、搞花架子、堆几个盆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他还专门强调,“要把老区建设好、把英烈后代照顾好,让他们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第四,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必须把握正确导向、创新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二是抓好专题学习、专题党课、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培训,精心组织宣讲团开展专题宣讲,用好党的红色资源;三是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四是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精心组织党史主题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发挥互联网宣传党史的重要作用;五是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在学习教育中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为基层减负。一方面“要防止为完成任务应付了事,出现‘人在心不在’等现象,防止照本宣科,防止为了博眼球信口开河”;另一方面“要防止肤浅化和碎片化”,不能停留在讲故事、听故事层面,要通过讲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加深对党的历史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理解和认识。

人间正道是沧桑,继往开来再出发。走过百年风云激荡、百年苦难辉煌,立志于千秋伟业的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坚毅跋涉、一往无前!

]]>
学习园地 Thu, 01 Apr 2021 03:41:04 +0000